查看原文
其他

古籍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|《海琼玉蟾先生文集》

融媒体中心 中央民族大学
2024-08-24
















《海琼玉蟾先生文集》是南宋白玉蟾的作品总集。全书共六卷,收录赋、序、青词、文、论、记、辞、疏、说、简、篇、碑、题、跋、诗、联、颂、铭、赞、偈、诗余、杂著等多种文体,内容涉及游仙偶得、道法探讨、游历纪实、观景感悟、思古遐想等各个方面,展现了其文采之清丽,意蕴之丰厚,价值之悠远。



宋代,大批士人迁入海南,带动了当地文化风气,且随着岭南经济活动和海上贸易的发展,从前被称为“化外之地”的海南逐渐变为华夏的“琼崖宝岛”。在这个大背景中,诞生了文化名人白玉蟾,他的作品展现了南宋文化领域的风云跌宕。



白玉蟾在道法、诗文、书法、绘画等方面颇有建树,且一生著述颇丰,有《上清集》《玉隆集》《武夷集》等。白玉蟾逝世后,弟子彭耜辑其诗文于南宋嘉熙元年编刻出版。明正统七年,由宁献王朱权重编,即为著名的《海琼玉蟾先生文集》,白玉蟾也成为了史上第一位有文集传世的海南文化名人,因此被誉为“神仙才子”。

白玉蟾年少时渡海北上,拜师学道,后活跃于江南地区,成为了道教金丹派的传播人,开始坚持“辞赋弘教”,《海琼玉蟾先生文集》便以《紫元赋》开篇,意在表达修道的玄妙。据《海琼玉蟾先生事实》记载:“诸僧来迎,以先生博极群书,贯通三氏,昔究禅樾,欲求其为僧……先生笑曰,吾中国人也,生于中国,则行中国之道理也,若以夏变夷,背天叛道,吾不忍也。”可见,白玉蟾修道的核心之一是坚持贯通的中国文化本位。由于白玉蟾“心通三教,学贯九流”,发展和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和理论,“广收弟子,常传道法”扩大和强化了道教的影响力,被尊称为“南宗五祖”。

白玉蟾除了工于诗文、醉心道法外,也心系家乡。早期年白玉蟾曾至海南黎族聚居地—黎母山修炼“遇神人授上清法篆洞玄雷诀”,创立道教南宗,白玉蟾的问道之路被打上了海南的烙印,同时作为南宗五祖的白玉蟾也推动了道教在海南地区的传播。此外白玉蟾自号海南翁、琼山道人,一生之中创造了多首关于海南的诗歌,以标榜自己的根源所在,白玉蟾是向全国宣传海南地区文化的早期代表之一,是当之无愧的“琼岛名流”。

作为神仙才子、南宗五祖、琼岛名流的白玉蟾,“脱胎于地方、面向于全国”,是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进一步发展的切实佐证。



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藏(宋)白玉蟾(葛长庚)撰,(明)朱权重编,(明)何继高等校《海琼玉蟾先生文集》,为明正统七年(1442)宁藩朱权刻本,共6册,内页9行20字,小字双行等,白口,单白,左右双边,版框高20.3cm,宽14.4cm。有图。内封题名:《白玉蟾集》。书签墨题:《白真人全集》,并“甲子仲冬慧惠敬题。”


参考文献:

[1]乔红霞:《 〈海琼玉蟾先生文集〉明清时期琼州府编刻流传考》,《海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6年第5期。

[2] 詹石窗:《百年道学精华集成》(第1辑卷6),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,2018年。

出品|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

来源|图书馆

排版|张珈祯 谢雨孺

审核|贺露露 马丹妮 崔艺璇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中央民族大学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